DRAM控制器和存儲器內部解決方案
發(fā)布時間:2020/11/2 0:32:58 訪問次數:838
80C186XL DRAM控制器和存儲器的功能框,DRAM控制器由80C186XL狀態(tài)信號S2、S1和S0的解碼來檢測總線的開始、類型和結束。這些狀態(tài)線是在CLKOUT的上升沿開始有效,在CLKOUT的下降沿失效的。DRAM控制器發(fā)出的RAS和CAS信號應該在CLKOUT的下降沿同時有效,行列地址應該在CLKOUT上升沿附近提供。
DRAM控制器應該在CLKOUT的兩個沿都應能正常操作。通過啟用XC95C36的異步時鐘選擇項,每個XC95C36宏單元可以從可編程與陣列獲得時鐘。DRAM控制器使用80C186XL的CLKOUT信號作時鐘輸入。
DRAM控制器主要由兩個相互聯(lián)的狀態(tài)機構成。這兩個狀態(tài)機,使得DRAM的控制與80C186XL是否進行等待狀態(tài)無關。狀態(tài)機A和地址多路控制信號(MUX)在CLKOUT的上升沿鎖存。狀態(tài)機B和RAS及CAS的邏輯在CLKOUT的下降沿鎖存。
許多SmartNIC 通常使用一個或多個 Arm 核心來管理 NIC 中的控制平面。有些甚至允許將修改過的 Linux 內核加載到一個或多個核心中。這些 Arm 核心通常負責將代碼加載到其他處理元件中,收集統(tǒng)計信息和日志,并監(jiān)視 SmartNIC 的運行狀況和配置。它們不會接觸任何網絡數據包,并且通常會“帶外”運行,這意味著它們無法通過“常規(guī)”網絡接口或 PCIe 命令進行訪問。
通過先前受保護的接口接受經過正式簽署的固件包。除了架構草圖以外,我們不會在下面調用這些控制平面的 Arm 核心,因為它們需要管道,而且它們本身通常不會為 SmartNIC 提供的特性集增加價值。
為了理解 SmartNIC 與普通 NIC 的不同之處,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全球四大 NIC 公司以及兩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推出的 SmartNIC 產品,看看他們做出了哪些改進。入選的六家公司分別是英特爾、博通、英偉達(前身為邁絡思)、賽靈思、Netronome 和 Pensando。我們還將對目前被稱為 Fungible 的隱形項目提出一些見解。
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 身上看到的,SmartNIC 已有長期的發(fā)展歷程。像谷歌和亞馬遜這樣的潛在大客戶已從該市場抽身,自己設計和構建其內部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臉書和微軟已投放高級架構,行業(yè)供應商自投放后競相采用。
就在這一切開始變得有序的時候,SoC、更重要的是 FPGA 已成熟到能成為 SmartNIC 的基礎技術。十年前,我們被硬件加速技術發(fā)展掀起的首輪浪潮 GPU 產品所沖擊。現(xiàn)在隨著 FPGA 容量突破 300 萬個邏輯單元,我們正在將 FPGA 與其他可組合的處理塊結合,用于網絡、存儲器、存儲和計算。這里的計算指的是通過 SoC 塊甚至是 ACAP 實現(xiàn)片上核心集群。
在這樣的進展下,我們開始感受到硬件加速的第二波浪潮正在形成。在 GPU 需要新的編程 API 和工具來支持這些平臺的地方,F(xiàn)PGA 同樣需要。然而差異在于 FPGA 技術已連續(xù)演進發(fā)展超過 35 年,它的時代正在到來。

80C186XL DRAM控制器和存儲器的功能框,DRAM控制器由80C186XL狀態(tài)信號S2、S1和S0的解碼來檢測總線的開始、類型和結束。這些狀態(tài)線是在CLKOUT的上升沿開始有效,在CLKOUT的下降沿失效的。DRAM控制器發(fā)出的RAS和CAS信號應該在CLKOUT的下降沿同時有效,行列地址應該在CLKOUT上升沿附近提供。
DRAM控制器應該在CLKOUT的兩個沿都應能正常操作。通過啟用XC95C36的異步時鐘選擇項,每個XC95C36宏單元可以從可編程與陣列獲得時鐘。DRAM控制器使用80C186XL的CLKOUT信號作時鐘輸入。
DRAM控制器主要由兩個相互聯(lián)的狀態(tài)機構成。這兩個狀態(tài)機,使得DRAM的控制與80C186XL是否進行等待狀態(tài)無關。狀態(tài)機A和地址多路控制信號(MUX)在CLKOUT的上升沿鎖存。狀態(tài)機B和RAS及CAS的邏輯在CLKOUT的下降沿鎖存。
許多SmartNIC 通常使用一個或多個 Arm 核心來管理 NIC 中的控制平面。有些甚至允許將修改過的 Linux 內核加載到一個或多個核心中。這些 Arm 核心通常負責將代碼加載到其他處理元件中,收集統(tǒng)計信息和日志,并監(jiān)視 SmartNIC 的運行狀況和配置。它們不會接觸任何網絡數據包,并且通常會“帶外”運行,這意味著它們無法通過“常規(guī)”網絡接口或 PCIe 命令進行訪問。
通過先前受保護的接口接受經過正式簽署的固件包。除了架構草圖以外,我們不會在下面調用這些控制平面的 Arm 核心,因為它們需要管道,而且它們本身通常不會為 SmartNIC 提供的特性集增加價值。
為了理解 SmartNIC 與普通 NIC 的不同之處,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全球四大 NIC 公司以及兩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推出的 SmartNIC 產品,看看他們做出了哪些改進。入選的六家公司分別是英特爾、博通、英偉達(前身為邁絡思)、賽靈思、Netronome 和 Pensando。我們還將對目前被稱為 Fungible 的隱形項目提出一些見解。
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 身上看到的,SmartNIC 已有長期的發(fā)展歷程。像谷歌和亞馬遜這樣的潛在大客戶已從該市場抽身,自己設計和構建其內部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臉書和微軟已投放高級架構,行業(yè)供應商自投放后競相采用。
就在這一切開始變得有序的時候,SoC、更重要的是 FPGA 已成熟到能成為 SmartNIC 的基礎技術。十年前,我們被硬件加速技術發(fā)展掀起的首輪浪潮 GPU 產品所沖擊,F(xiàn)在隨著 FPGA 容量突破 300 萬個邏輯單元,我們正在將 FPGA 與其他可組合的處理塊結合,用于網絡、存儲器、存儲和計算。這里的計算指的是通過 SoC 塊甚至是 ACAP 實現(xiàn)片上核心集群。
在這樣的進展下,我們開始感受到硬件加速的第二波浪潮正在形成。在 GPU 需要新的編程 API 和工具來支持這些平臺的地方,F(xiàn)PGA 同樣需要。然而差異在于 FPGA 技術已連續(xù)演進發(fā)展超過 35 年,它的時代正在到來。

上一篇:控制器的邏輯可配置的流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