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電子組件應用領域增多
發(fā)布時間:2007/8/28 0:00:00 訪問次數(shù):375
隨著CMOS組件關鍵尺寸的微縮,一些非理想性的因素也隨之出現(xiàn)。為克服持續(xù)微縮所面臨的難題,研究人員提出在納米尺度下,運用其特別的量子效應所發(fā)展的新式組件,其中單電子晶體管(Single Electron Transistor;SET)就在這個情況下開始發(fā)展。雖然單電子組件其技術成長緩慢,生命周期尚屬于萌芽期階段,但其未來應用潛力高。單電子組件未來的應用,可能用于內(nèi)存、量子邏輯及傳感器等。
1. 內(nèi)存
最具實用性的應用是將庫倫阻斷及穿隧效應運用于內(nèi)存方面,利用庫倫阻斷的低漏電及穿隧的低電壓(Low Voltage)與高可靠度(High Reliability)可以改良現(xiàn)有DRAM與Flash的性能,例如Hitachi、IBM、Toshiba及Micron等都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Hitachi是集中在DRAM的研究,而IBM則朝向Flash方面;其中Hitachi甚至已做出128MB DRAM的原型(Prototype),此DRAM的持續(xù)記憶力為一般DRAM的100倍,雖然仍有些問題待解決,但是這已經(jīng)可以看出單電子晶體管有很大的應用層面。
2. 量子邏輯
相對傳統(tǒng)邏輯電路與內(nèi)存的應用,量子邏輯算是比較新的研究,它是直接利用庫倫阻斷及穿隧效應,因此在概念與電路設計上和一般CMOS的電路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較受矚目的有Notre Dame大學發(fā)展的量子胞自動開關(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QCA)與Delft大學正在研究的細胞神經(jīng)網(wǎng)絡(Cellular Neural Network;CNN),這兩個電路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設計時不用內(nèi)連接(Inter-Connection),一個單位細胞(Unit Cell)只和相鄰的單位細胞連接,免除了CMOS因內(nèi)連接所產(chǎn)生的延遲。
3. 傳感器
除了上面的應用之外,由于單電子晶體管可以計算單位時間內(nèi)所通過的電子數(shù),所以也可以用來制定電流與電容標準,美國國家標準局(NIST)也有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另外,單電子晶體管的高靈敏度也很適合做傳感器使用,例如低電流量測儀器。 (華強電子世界網(wǎng))
隨著CMOS組件關鍵尺寸的微縮,一些非理想性的因素也隨之出現(xiàn)。為克服持續(xù)微縮所面臨的難題,研究人員提出在納米尺度下,運用其特別的量子效應所發(fā)展的新式組件,其中單電子晶體管(Single Electron Transistor;SET)就在這個情況下開始發(fā)展。雖然單電子組件其技術成長緩慢,生命周期尚屬于萌芽期階段,但其未來應用潛力高。單電子組件未來的應用,可能用于內(nèi)存、量子邏輯及傳感器等。
1. 內(nèi)存
最具實用性的應用是將庫倫阻斷及穿隧效應運用于內(nèi)存方面,利用庫倫阻斷的低漏電及穿隧的低電壓(Low Voltage)與高可靠度(High Reliability)可以改良現(xiàn)有DRAM與Flash的性能,例如Hitachi、IBM、Toshiba及Micron等都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Hitachi是集中在DRAM的研究,而IBM則朝向Flash方面;其中Hitachi甚至已做出128MB DRAM的原型(Prototype),此DRAM的持續(xù)記憶力為一般DRAM的100倍,雖然仍有些問題待解決,但是這已經(jīng)可以看出單電子晶體管有很大的應用層面。
2. 量子邏輯
相對傳統(tǒng)邏輯電路與內(nèi)存的應用,量子邏輯算是比較新的研究,它是直接利用庫倫阻斷及穿隧效應,因此在概念與電路設計上和一般CMOS的電路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較受矚目的有Notre Dame大學發(fā)展的量子胞自動開關(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QCA)與Delft大學正在研究的細胞神經(jīng)網(wǎng)絡(Cellular Neural Network;CNN),這兩個電路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設計時不用內(nèi)連接(Inter-Connection),一個單位細胞(Unit Cell)只和相鄰的單位細胞連接,免除了CMOS因內(nèi)連接所產(chǎn)生的延遲。
3. 傳感器
除了上面的應用之外,由于單電子晶體管可以計算單位時間內(nèi)所通過的電子數(shù),所以也可以用來制定電流與電容標準,美國國家標準局(NIST)也有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另外,單電子晶體管的高靈敏度也很適合做傳感器使用,例如低電流量測儀器。 (華強電子世界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