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的動態(tài)驅動法與應用
發(fā)布時間:2008/5/27 0:00:00 訪問次數(shù):977
摘要:本文以點陣式液晶顯示器為例對其動態(tài)驅動法作以介紹,給出了一種克服交叉效應的辦法。最后,給出了一款利用動態(tài)驅動法驅動碼段式液晶顯示器的實例。 關鍵詞:液晶顯示器具 動態(tài)驅動法 交叉效應
液晶的顯示是由于在顯示像素上施加了電場,這個電場是顯示像素前后兩電極上的電位信號的合成。由于直流電場容易使液晶的壽命降低,因此,一般都只建立直流成分非常小的交流電場。直流分量通常小于50mv。液晶顯示器的驅動通過調整施加在液晶顯示器電極上的電位信號的相位、峰值、頻率等建立驅動電場以實現(xiàn)顯示。
液晶顯示器的驅動方法有:靜態(tài)驅動法、動態(tài)驅動法、雙頻驅動法等。本文僅就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動態(tài)驅動法加以說明。
動態(tài)驅動法
當液晶顯示器顯示的像素眾多時,如點陣型,為了節(jié)省龐大的硬件驅動電路,液晶顯示器電極的制作與排列做了加工,實施了矩陣式結構:即把水平一組顯示像素的背電極都連在一起引出,稱之為行電極;把縱向顯示像素的段電極都連在一起引出,稱之為列電極。顯示器上每個像素都由其所在行列位唯一確定。液晶顯示器的動態(tài)驅動法就是循環(huán)地給行電極施加選擇脈沖,同時給所有的列電極加上響應的選擇或非選擇的驅動脈沖,從而實現(xiàn)某行所有像素的顯示功能。這種掃描是逐行順序進行的,循環(huán)周期很短,使得液晶屏上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圖像。
在一幀中每行的選擇時間是相等的。假設一幀的掃描行數(shù)為n,掃描時間為1,那么一行所占有選擇時間為一幀時間的1/n。這就是液晶顯示驅動的占空比系數(shù),也稱為占空比。
克服交叉效應
在動態(tài)驅動方式下,要使某一位置如(i,j)點顯示,就需在第i列和第j行上同時施加選擇電壓,使該點的變電場強最大,但此時除(i,j)點外,第i列和第j行的其余各點也承受了一定電壓,這些點稱為半選擇點。若半選擇點上的有效電壓大于閾值電壓時,在屏幕上將出現(xiàn)不應有的顯示,使對比度下降,這就是交叉效應。解決交叉效應的辦法是平均電壓法,即把半選擇點與非選擇點的電壓平均,適度提高非選擇點的電壓來抵消半選擇點上的一部分電壓,使半選擇點上的電壓下降,從而提高顯示對比度,F(xiàn)以圖1說明之:
圖1中選擇點為(seg1,com2)[以下簡稱為(1,2)],F(xiàn)第2行施加v1電壓,其余各行電壓0v;第一列施加-v2電壓,其余均為非選擇電壓1/a'v1。接下來分析各點的電位差,即行電壓減去列電壓。
選擇點:(1,2):v1+v2
半選擇點:(1,1),(1,3),(1,4):v2(2,2),(3,2),(4,2);v1-1/a’v1
非選擇點:-1/a'v1
為保證選擇點的顯示效果,使v1+v2=vlcd保持在所需的電壓值vlcd。同時為了提高顯示的對比度,令|v2|=|-1/a'v1|,即:
解之:
令:a'+1=a,得:
于是,圖1中各點電壓為:
選擇點:(1,2):vlcd
半選擇點:(1,1),(1,3),(1,4):(1/a)vlcd(2,2),(3,2),(4,2):[(a-2)/a]vlcd
非選擇點:-(1/a)vlcd
可見,行半選擇點和非選擇點上的電壓均為顯示電壓vlcd的1/a。這1/a就稱為偏壓系數(shù),也稱為偏壓。此方法稱為1/a偏壓的平均電壓法,簡稱為 1/a偏壓法。在這種方法中,max{[(a-2)/a]vlcd,(1/a)vlcd}將成為調整顯示對比度的尺度。
當掃描行數(shù)n=1時,動態(tài)驅動法就等于靜態(tài)驅動法。
<
摘要:本文以點陣式液晶顯示器為例對其動態(tài)驅動法作以介紹,給出了一種克服交叉效應的辦法。最后,給出了一款利用動態(tài)驅動法驅動碼段式液晶顯示器的實例。 關鍵詞:液晶顯示器具 動態(tài)驅動法 交叉效應
液晶的顯示是由于在顯示像素上施加了電場,這個電場是顯示像素前后兩電極上的電位信號的合成。由于直流電場容易使液晶的壽命降低,因此,一般都只建立直流成分非常小的交流電場。直流分量通常小于50mv。液晶顯示器的驅動通過調整施加在液晶顯示器電極上的電位信號的相位、峰值、頻率等建立驅動電場以實現(xiàn)顯示。
液晶顯示器的驅動方法有:靜態(tài)驅動法、動態(tài)驅動法、雙頻驅動法等。本文僅就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動態(tài)驅動法加以說明。
動態(tài)驅動法
當液晶顯示器顯示的像素眾多時,如點陣型,為了節(jié)省龐大的硬件驅動電路,液晶顯示器電極的制作與排列做了加工,實施了矩陣式結構:即把水平一組顯示像素的背電極都連在一起引出,稱之為行電極;把縱向顯示像素的段電極都連在一起引出,稱之為列電極。顯示器上每個像素都由其所在行列位唯一確定。液晶顯示器的動態(tài)驅動法就是循環(huán)地給行電極施加選擇脈沖,同時給所有的列電極加上響應的選擇或非選擇的驅動脈沖,從而實現(xiàn)某行所有像素的顯示功能。這種掃描是逐行順序進行的,循環(huán)周期很短,使得液晶屏上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圖像。
在一幀中每行的選擇時間是相等的。假設一幀的掃描行數(shù)為n,掃描時間為1,那么一行所占有選擇時間為一幀時間的1/n。這就是液晶顯示驅動的占空比系數(shù),也稱為占空比。
克服交叉效應
在動態(tài)驅動方式下,要使某一位置如(i,j)點顯示,就需在第i列和第j行上同時施加選擇電壓,使該點的變電場強最大,但此時除(i,j)點外,第i列和第j行的其余各點也承受了一定電壓,這些點稱為半選擇點。若半選擇點上的有效電壓大于閾值電壓時,在屏幕上將出現(xiàn)不應有的顯示,使對比度下降,這就是交叉效應。解決交叉效應的辦法是平均電壓法,即把半選擇點與非選擇點的電壓平均,適度提高非選擇點的電壓來抵消半選擇點上的一部分電壓,使半選擇點上的電壓下降,從而提高顯示對比度,F(xiàn)以圖1說明之:
圖1中選擇點為(seg1,com2)[以下簡稱為(1,2)]。現(xiàn)第2行施加v1電壓,其余各行電壓0v;第一列施加-v2電壓,其余均為非選擇電壓1/a'v1。接下來分析各點的電位差,即行電壓減去列電壓。
選擇點:(1,2):v1+v2
半選擇點:(1,1),(1,3),(1,4):v2(2,2),(3,2),(4,2);v1-1/a’v1
非選擇點:-1/a'v1
為保證選擇點的顯示效果,使v1+v2=vlcd保持在所需的電壓值vlcd。同時為了提高顯示的對比度,令|v2|=|-1/a'v1|,即:
解之:
令:a'+1=a,得:
于是,圖1中各點電壓為:
選擇點:(1,2):vlcd
半選擇點:(1,1),(1,3),(1,4):(1/a)vlcd(2,2),(3,2),(4,2):[(a-2)/a]vlcd
非選擇點:-(1/a)vlcd
可見,行半選擇點和非選擇點上的電壓均為顯示電壓vlcd的1/a。這1/a就稱為偏壓系數(shù),也稱為偏壓。此方法稱為1/a偏壓的平均電壓法,簡稱為 1/a偏壓法。在這種方法中,max{[(a-2)/a]vlcd,(1/a)vlcd}將成為調整顯示對比度的尺度。
當掃描行數(shù)n=1時,動態(tài)驅動法就等于靜態(tài)驅動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