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電子語音書
發(fā)布時間:2008/5/27 0:00:00 訪問次數:534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 作者:楊振野 佘丙濤 朱仁才 賴 強
摘要:基于isd單片語音錄放集成電路和大容量ic卡,給出了ic卡電子語音書的設計方法。這種電子語音書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用電省和成本低的特點。
關鍵詞:ic卡 語音錄放 文本轉換所謂"ic卡電子語音書",即讀取ic卡中的信息,再將其轉換成聲音信息,用以取代現有的書籍的電子裝置,可供不便于視覺閱讀的人群(如老年人、盲人或患者等)使用。
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ic卡的容量可達500k字節(jié),如直接存儲語音信號(以8k/秒采樣率計),可存儲約62.5秒的直接語音信息。雖然所存儲的音質比較好,但顯然還不能滿足一般書藉大量信息存儲的要求。筆者以漢字的語音編碼(自定義)形式存儲,存儲一個漢字只占用1.5個字節(jié)(12位),則500k字節(jié)的ic卡可存儲的漢字不少于33.3萬個,可連續(xù)播放近30小時,足以滿足實用要求。
本文給出的設計方案以at89lv51單片機為微處理機,配以isd4004作語音支持,采用at45d041型ic卡作為電子書籍信息存儲載體。at45d041型ic卡是由美國atmel公司于近年推出的大容量存儲卡(4m位),是目前市場上易于購得的容量最大的ic卡。隨著技術的進步,改用容量更大的其它類型ic卡時,只要通訊方式不變,本設計方案仍然適用。即使是通過方式有所改變,亦只需對本設計方案銷作修改即可。
該裝置的基本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將漢字文本文件(如《三國演義》)轉換成語音編碼文件存儲于ic卡中(這一工作由pc機完成);然后,當ic卡電子語音書工作時,播放裝置中的cpu將從ic卡中讀出語音編碼;最后,cpu再按此編碼控制isd單片語音錄放電路,播放出相應的語音。
本設計方案是一個經濟實用型電子語言書基本設計方案,雖然在音質方面不如語音直接存儲的方案,但具有裝置成本低廉、體積小巧、用電省和連續(xù)播放時間長的優(yōu)勢。
1 硬件設計播放裝置的電氣原理圖如圖1所示。
本設計中設有6個按鍵,分別為"播放"(button0)、"快進"(button1)、"慢進"(button2)、"快退"(button3)、"慢退"(button4)和"停止"(button5)。
為了能夠在下一次開機時從上一次中止處繼續(xù)播放,需要一個掉電保持的數據存儲器,本文中使用了at24c01a。
為使播放裝置的體積和重量盡可能減小,本裝置僅使用一節(jié)aa型(即5號)電池,因此需采用升壓式開關型穩(wěn)壓電源,本文采用的是max856。為了節(jié)省電池消耗,本裝置應具有自動斷電的功能。按下"播放"鍵時,max856芯片1腳將抬高為高電平,裝置上電。以后每隔16秒由單片機向max856芯片1腳發(fā)送一個高電平脈沖,讓裝置繼續(xù)被供電。當定時時間(60分鐘)到時,裝置停止向max856芯片發(fā)送高電平脈沖,則裝置自動斷電。
本設計中采用的at45d041型大容量ic存儲卡的主要功能和技術參數如下:
(1)具有與spi兼容的串行接口;
(2)4325376位;
(3)低功耗,動態(tài)電流為15ma,靜態(tài)待機電流為20μa;
(4)最大時鐘頻率為10mhz。
at45d041型大容量ic存儲卡的引腳及命令請參閱參考文獻[1]。圖1中ic_card的1~8腳對應于at45d041的1~8引腳;9和10為ic卡座的輔助觸點,用于檢測ic卡是否已插入。
本設計中采用的isd4004語音芯片的主要功能和技術參數如下:
(1)16分鐘語音錄放,最小段長200~400ms(本設計采用300ms);
(2)最大段數2400段;
(3)spi接口方式。
isd4004語音芯睡的主要引腳及與單片機的連接方法描述如下:aud out--輸出音頻信號,為了得到較大的輸出,采用功率放大器lm386進行放大再提供給耳機或喇叭。ss--片選,低電平有效,兩條指令之間為高電平。mosi--串行輸入端,主控制器應在串行時鐘上升沿之前半個周期將數據放到本端。mis0--串行輸出端。sclk--串行時鐘輸入端,由主控制器產生,用于同步mosi和miso的數據傳輸。上述4個端子分別接單片機的p1.7~p1.4。/int--中斷,本端為漏極開路輸出,在任何操作中檢測到eom或ovf時,本端變低并保持;接單片機的int0。rac--行地址時鐘,漏極開路輸出,用于存儲管理,接單片機的p1.3。
2 語音碼文件的形成isd4004語音芯片是按段存放聲音的,每段一個音,每個音300ms。但應注意到有許多字具有相同的發(fā)音(如ye3:也、冶、野);而有些發(fā)音并無漢字(如:wai2、sai3、ka2等)。對于每一個不同的音,又有5個基本的發(fā)聲(即陰平1、陽平2、上聲3、去聲4和輕聲5)順序。只要有漢字與之對應(相同發(fā)音只取一個),則賦予其一個編碼,如此即可得到全部語音碼。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 作者:楊振野 佘丙濤 朱仁才 賴 強
摘要:基于isd單片語音錄放集成電路和大容量ic卡,給出了ic卡電子語音書的設計方法。這種電子語音書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用電省和成本低的特點。
關鍵詞:ic卡 語音錄放 文本轉換所謂"ic卡電子語音書",即讀取ic卡中的信息,再將其轉換成聲音信息,用以取代現有的書籍的電子裝置,可供不便于視覺閱讀的人群(如老年人、盲人或患者等)使用。
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ic卡的容量可達500k字節(jié),如直接存儲語音信號(以8k/秒采樣率計),可存儲約62.5秒的直接語音信息。雖然所存儲的音質比較好,但顯然還不能滿足一般書藉大量信息存儲的要求。筆者以漢字的語音編碼(自定義)形式存儲,存儲一個漢字只占用1.5個字節(jié)(12位),則500k字節(jié)的ic卡可存儲的漢字不少于33.3萬個,可連續(xù)播放近30小時,足以滿足實用要求。
本文給出的設計方案以at89lv51單片機為微處理機,配以isd4004作語音支持,采用at45d041型ic卡作為電子書籍信息存儲載體。at45d041型ic卡是由美國atmel公司于近年推出的大容量存儲卡(4m位),是目前市場上易于購得的容量最大的ic卡。隨著技術的進步,改用容量更大的其它類型ic卡時,只要通訊方式不變,本設計方案仍然適用。即使是通過方式有所改變,亦只需對本設計方案銷作修改即可。
該裝置的基本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將漢字文本文件(如《三國演義》)轉換成語音編碼文件存儲于ic卡中(這一工作由pc機完成);然后,當ic卡電子語音書工作時,播放裝置中的cpu將從ic卡中讀出語音編碼;最后,cpu再按此編碼控制isd單片語音錄放電路,播放出相應的語音。
本設計方案是一個經濟實用型電子語言書基本設計方案,雖然在音質方面不如語音直接存儲的方案,但具有裝置成本低廉、體積小巧、用電省和連續(xù)播放時間長的優(yōu)勢。
1 硬件設計播放裝置的電氣原理圖如圖1所示。
本設計中設有6個按鍵,分別為"播放"(button0)、"快進"(button1)、"慢進"(button2)、"快退"(button3)、"慢退"(button4)和"停止"(button5)。
為了能夠在下一次開機時從上一次中止處繼續(xù)播放,需要一個掉電保持的數據存儲器,本文中使用了at24c01a。
為使播放裝置的體積和重量盡可能減小,本裝置僅使用一節(jié)aa型(即5號)電池,因此需采用升壓式開關型穩(wěn)壓電源,本文采用的是max856。為了節(jié)省電池消耗,本裝置應具有自動斷電的功能。按下"播放"鍵時,max856芯片1腳將抬高為高電平,裝置上電。以后每隔16秒由單片機向max856芯片1腳發(fā)送一個高電平脈沖,讓裝置繼續(xù)被供電。當定時時間(60分鐘)到時,裝置停止向max856芯片發(fā)送高電平脈沖,則裝置自動斷電。
本設計中采用的at45d041型大容量ic存儲卡的主要功能和技術參數如下:
(1)具有與spi兼容的串行接口;
(2)4325376位;
(3)低功耗,動態(tài)電流為15ma,靜態(tài)待機電流為20μa;
(4)最大時鐘頻率為10mhz。
at45d041型大容量ic存儲卡的引腳及命令請參閱參考文獻[1]。圖1中ic_card的1~8腳對應于at45d041的1~8引腳;9和10為ic卡座的輔助觸點,用于檢測ic卡是否已插入。
本設計中采用的isd4004語音芯片的主要功能和技術參數如下:
(1)16分鐘語音錄放,最小段長200~400ms(本設計采用300ms);
(2)最大段數2400段;
(3)spi接口方式。
isd4004語音芯睡的主要引腳及與單片機的連接方法描述如下:aud out--輸出音頻信號,為了得到較大的輸出,采用功率放大器lm386進行放大再提供給耳機或喇叭。ss--片選,低電平有效,兩條指令之間為高電平。mosi--串行輸入端,主控制器應在串行時鐘上升沿之前半個周期將數據放到本端。mis0--串行輸出端。sclk--串行時鐘輸入端,由主控制器產生,用于同步mosi和miso的數據傳輸。上述4個端子分別接單片機的p1.7~p1.4。/int--中斷,本端為漏極開路輸出,在任何操作中檢測到eom或ovf時,本端變低并保持;接單片機的int0。rac--行地址時鐘,漏極開路輸出,用于存儲管理,接單片機的p1.3。
2 語音碼文件的形成isd4004語音芯片是按段存放聲音的,每段一個音,每個音300ms。但應注意到有許多字具有相同的發(fā)音(如ye3:也、冶、野);而有些發(fā)音并無漢字(如:wai2、sai3、ka2等)。對于每一個不同的音,又有5個基本的發(fā)聲(即陰平1、陽平2、上聲3、去聲4和輕聲5)順序。只要有漢字與之對應(相同發(fā)音只取一個),則賦予其一個編碼,如此即可得到全部語音碼。
上一篇:統一的電路仿真驗證平臺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