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鍵合質量的紅外檢測系統(tǒng)設計
發(fā)布時間:2008/5/26 0:00:00 訪問次數(shù):546
    
    
    來源:半導體技術 作者:周平 廖廣蘭 史鐵林 湯自榮 聶磊 林曉輝
    
    1 引言
    
    晶片直接鍵合技術就是把兩片鏡面拋光晶片經表面清洗和活化處理,在室溫下直接貼合,再經過退火處理增加結合強度而成為一個整體的技術。該技術不需要任何粘合劑,兩鍵合片的電阻率和導電類型可以自由選擇,工藝簡單,是制備復合材料及實現(xiàn)微機械加工的最優(yōu)手段[1]。它往往與其他手段結合使用,既可對微結構進行支撐和保護,又可實現(xiàn)機械結構之間或機械結構與電路之間的電學連接[2]。
    
    鍵合片在應用時,首先要求它必須具有良好的機械特性(空洞大小及分布和鍵合強度),它是鍵合片具有良好的電學特性的基礎 [3]。鍵合界面沒有空洞或空洞極少是制作可靠器件的原始要求。檢測鍵合的方法有破壞性和非破壞性兩大類,目前應用最為普遍的描述鍵合機械特性的方法有圖像法。橫截面分析法和鍵合強度測試。圖像法是一種非破壞性的方法,并且可用于在線實時監(jiān)控;而后兩種方法均為破壞性方法且需要控制模塊。對于硅片鍵合,紅外透射法、超聲波法和x射線圖像法為主要的三種圖像法[4]。盡管紅外透射法探測界面空洞的空間分辨率不及超聲波法和x射線圖像法,但紅外方法具有簡單、快速、價格便宜和易獲得等優(yōu)點,并且可以直接在凈化間中使用獲得
    鍵合片退火前后的照片。而其他兩種圖像法盡管分辨率高,但價格昂貴、費時,且不與凈化間兼容,無法實時監(jiān)測鍵合過程。
    
    本文主要討論以晶片的紅外透射原理為基礎,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克服以往測試方法中高成本和技術復雜等缺點,實現(xiàn)以硅-硅直接鍵合為例,設計和搭建了紅外檢測裝置及相關的軟件模塊,并同硅片鍵合裝置結合,實現(xiàn)快速有效的在線鍵合工藝監(jiān)控和晶片鍵合質量的初步評估。
    
    2 紅外檢測原理
    
    光波的近紅外部分(波長約0.75~1.5 μm)可以透過晶片,不同的晶片對紅外光的透射率不同。晶片可以透過的紅外光的最小波長如表1所示。
    
    
    
    如果在兩塊晶片的鍵合界面處存在未鍵合區(qū)域,就會使光線出現(xiàn)兩次反射而形成相干光,經ccd拍攝,在圖片上會出現(xiàn)干涉條紋。如果未鍵合區(qū)域面積較大且間隙高度不大,則會出現(xiàn)很多較大的干涉條紋。如果未鍵合區(qū)域很小,則紅外圖片上將出現(xiàn)較小的牛頓環(huán);當鍵合界面處間隙較大時,紅外光幾乎無法透過,在圖片上的對應位置將只能出現(xiàn)黑色圖案。因此,根據鍵合片的紅外透射圖像,就可以成功檢測到鍵合晶片的缺陷狀態(tài)及分布等。但是,如果光的單色性不好,或者未鍵合區(qū)域的表面不是很規(guī)則的時候,也無法觀測到牛頓環(huán),此時只能在圖片上觀測到明暗對比的圖案[5] 。
    
    3 系統(tǒng)的設計
    
    3.1 光源和ccd的選擇
    
    獲得的圖像質量直接影響圖像處理程序的復雜度和檢測結果。如果采用的光源單色性越好,越接近平行光,則圖片的干涉條紋更清晰,質量更好。然而單色激光器或者平行光源體積大,而紅外測試系統(tǒng)的一大特點就是結構簡單、緊湊,而提供窄波段的照明價格比較昂貴,且不易控制,因此選用普通的白熾燈作為光源。為了得到較好的紅外圖片,在鏡頭的上方放置一塊雙面鏡面拋光的硅片,從而過濾掉可見光對圖片的影響。同時,選用超低照度黑白攝像機wat-902h,它的光譜響應靈敏曲線如圖1所示。而紅外線波長為750 nm~1000μm,這樣我們采用普通的光源就可以獲得窄波段的紅外圖像。另外,由于該相機對紅外波段的響應靈敏度不高,可以通過增加光強來克服,從而獲得清晰的紅外干涉圖像,為后續(xù)的圖像分析和處理做準備。
    
    
    
    3.2 系統(tǒng)的組成
    
    該測試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如圖2所示,由光源調節(jié)裝置、光源、可變遮光光闌、測試臺、放大鏡頭、黑白ccd攝像機、數(shù)據采集卡和計算機組成。
    
  &nbs
    
    
    來源:半導體技術 作者:周平 廖廣蘭 史鐵林 湯自榮 聶磊 林曉輝
    
    1 引言
    
    晶片直接鍵合技術就是把兩片鏡面拋光晶片經表面清洗和活化處理,在室溫下直接貼合,再經過退火處理增加結合強度而成為一個整體的技術。該技術不需要任何粘合劑,兩鍵合片的電阻率和導電類型可以自由選擇,工藝簡單,是制備復合材料及實現(xiàn)微機械加工的最優(yōu)手段[1]。它往往與其他手段結合使用,既可對微結構進行支撐和保護,又可實現(xiàn)機械結構之間或機械結構與電路之間的電學連接[2]。
    
    鍵合片在應用時,首先要求它必須具有良好的機械特性(空洞大小及分布和鍵合強度),它是鍵合片具有良好的電學特性的基礎 [3]。鍵合界面沒有空洞或空洞極少是制作可靠器件的原始要求。檢測鍵合的方法有破壞性和非破壞性兩大類,目前應用最為普遍的描述鍵合機械特性的方法有圖像法。橫截面分析法和鍵合強度測試。圖像法是一種非破壞性的方法,并且可用于在線實時監(jiān)控;而后兩種方法均為破壞性方法且需要控制模塊。對于硅片鍵合,紅外透射法、超聲波法和x射線圖像法為主要的三種圖像法[4]。盡管紅外透射法探測界面空洞的空間分辨率不及超聲波法和x射線圖像法,但紅外方法具有簡單、快速、價格便宜和易獲得等優(yōu)點,并且可以直接在凈化間中使用獲得
    鍵合片退火前后的照片。而其他兩種圖像法盡管分辨率高,但價格昂貴、費時,且不與凈化間兼容,無法實時監(jiān)測鍵合過程。
    
    本文主要討論以晶片的紅外透射原理為基礎,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克服以往測試方法中高成本和技術復雜等缺點,實現(xiàn)以硅-硅直接鍵合為例,設計和搭建了紅外檢測裝置及相關的軟件模塊,并同硅片鍵合裝置結合,實現(xiàn)快速有效的在線鍵合工藝監(jiān)控和晶片鍵合質量的初步評估。
    
    2 紅外檢測原理
    
    光波的近紅外部分(波長約0.75~1.5 μm)可以透過晶片,不同的晶片對紅外光的透射率不同。晶片可以透過的紅外光的最小波長如表1所示。
    
    
    
    如果在兩塊晶片的鍵合界面處存在未鍵合區(qū)域,就會使光線出現(xiàn)兩次反射而形成相干光,經ccd拍攝,在圖片上會出現(xiàn)干涉條紋。如果未鍵合區(qū)域面積較大且間隙高度不大,則會出現(xiàn)很多較大的干涉條紋。如果未鍵合區(qū)域很小,則紅外圖片上將出現(xiàn)較小的牛頓環(huán);當鍵合界面處間隙較大時,紅外光幾乎無法透過,在圖片上的對應位置將只能出現(xiàn)黑色圖案。因此,根據鍵合片的紅外透射圖像,就可以成功檢測到鍵合晶片的缺陷狀態(tài)及分布等。但是,如果光的單色性不好,或者未鍵合區(qū)域的表面不是很規(guī)則的時候,也無法觀測到牛頓環(huán),此時只能在圖片上觀測到明暗對比的圖案[5] 。
    
    3 系統(tǒng)的設計
    
    3.1 光源和ccd的選擇
    
    獲得的圖像質量直接影響圖像處理程序的復雜度和檢測結果。如果采用的光源單色性越好,越接近平行光,則圖片的干涉條紋更清晰,質量更好。然而單色激光器或者平行光源體積大,而紅外測試系統(tǒng)的一大特點就是結構簡單、緊湊,而提供窄波段的照明價格比較昂貴,且不易控制,因此選用普通的白熾燈作為光源。為了得到較好的紅外圖片,在鏡頭的上方放置一塊雙面鏡面拋光的硅片,從而過濾掉可見光對圖片的影響。同時,選用超低照度黑白攝像機wat-902h,它的光譜響應靈敏曲線如圖1所示。而紅外線波長為750 nm~1000μm,這樣我們采用普通的光源就可以獲得窄波段的紅外圖像。另外,由于該相機對紅外波段的響應靈敏度不高,可以通過增加光強來克服,從而獲得清晰的紅外干涉圖像,為后續(xù)的圖像分析和處理做準備。
    
    
    
    3.2 系統(tǒng)的組成
    
    該測試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如圖2所示,由光源調節(jié)裝置、光源、可變遮光光闌、測試臺、放大鏡頭、黑白ccd攝像機、數(shù)據采集卡和計算機組成。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