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LD和接觸式圖像傳感器的圖像采集系統(tǒng)
發(fā)布時間:2007/4/23 0:00:00 訪問次數(shù):416
接觸式圖像傳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是繼CCD之后于20世紀90年代研究和開發(fā)的一種新型光電耦合器件[1]。它將光電傳感陣列、LED光源陣列、柱狀透鏡陣列、移位寄存器和模擬開關等集成在一個條狀方形盒內,其工作原理與CCD較為相似,但與CCD相比,CIS具有體積小、價格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等優(yōu)點,目前在傳真機、掃描儀及條碼解碼器等領域可完全取代CCD圖像傳感器。
本文介紹一種基于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使用接觸式圖像傳感器實現(xiàn)的圖像采集系統(tǒng)。
1 系統(tǒng)概述
圖像采集模塊的框圖如圖1所示,CIS圖像傳感器在CPL的控制下,將每一個像素的灰度值以模擬電壓值的形式通過串行移位方式傳輸出來,某個像素的電信號再經過差動放大器電路進行信號調理后,由A/D轉換器將模擬電壓轉換數(shù)字量,通過總線的切換實現(xiàn)雙存儲區(qū)輪換工作,然后在CPLD的控制下,將轉換后的數(shù)字信號暫存在存儲器RAM中。
CPLD是系統(tǒng)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CIS圖像傳感器的時序驅動、A/D轉換器的控制、總線切換的控制、地址的產生,數(shù)據(jù)的存儲以及與DSP處理器的協(xié)調。
總線切換是采集的關鍵部分,實現(xiàn)了圖像數(shù)據(jù)存儲的兩幀輪換結構[2]。當CPLD向存儲器RAM1寫一幀圖像時,DSP向存儲器RAM2讀取另一幀圖像,當存儲器RAM1寫滿且存儲器RAM2讀完時,由CPLD控制讀寫總線相互切換,由CPLD繼續(xù)向存儲器RAM2寫下一幀圖像,DSP向存儲器RAM1讀取前一幀圖像,采用這種兩幀輪換的設計方法使得采集和處理可以同時進行,提高了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的效率。
2 硬件構成
2.1 CIS接觸式圖像傳感器
在本文的應用中,接觸式圖像傳感器的有效掃描寬度為216mm。其光電檢測單元及柱狀透鏡分別對應的排成線陣,共有1728個傳感單元、能夠以紅、綠及紅外三種光源對圖像進行掃描,時鐘頻率為4M赫茲,型號為C2R2166289。
2.2 A/D轉換器
TLC5510是美國TI公司生產的高速模數(shù)轉換器件[3],它是一種采用CMOS工藝制造的8位高阻抗并行A/D芯片,最大采樣可達20Msps。由于TLC5510不僅具有高速的A/D轉換功能,而且?guī)в袃炔坎蓸颖3蛛娐,因此大大簡化了外圍電路的設計,由于其內部帶有標準分壓電阻,從而可以從+5V的供電電源中獲得2V滿刻度的基準電壓。
2.3 CPLD及DSP處理器
CPLD芯片選用ALtera公司的MAX7000S系列器件EPM7128SLC84,此芯片可以通過JTAG在線編程,由128個邏輯宏單元和2500個可用邏輯門。在MAX+PLUSⅡ軟件中,使用高級硬件描述語言編程將設計好的硬件邏輯下載到芯片中,使得對硬件的設計如同軟件設計一樣方便快捷。
緩沖存儲器由2片IS61C1024芯片構成,IS61C1024是8位128KB的高速CMOS靜態(tài)RAM,最小存儲時間為12ns,能夠滿足高速數(shù)據(jù)讀寫的要求,同時也適合大容量圖像數(shù)據(jù)的暫存。
DSP芯片采用TI公司的TMS320C5402芯片,采用改進的哈佛結構,具有低功耗、高速實時信號處理的特點。
3 CPLD硬件邏輯功能的設計
CPLD是圖像采集的核心部分,它直接控制CIS圖像傳感器和A/D轉換器,完成數(shù)字圖像數(shù)據(jù)采集、轉換和存儲,以及與DSP處理器的握手協(xié)調。
CPLD模塊總體功能的設計原理如圖2所示,CPLD產生CIS圖像傳感器的時鐘信號CLK(4M赫茲),選通信號輸入SI,紅色光源選通LEDr,綠色光源選通信號LEDg,紅外光源選通LEDir。當CPLD控制這幾個信號產生相應時序時,CIS傳感器通過模擬信號輸出引腳SIG向A/D轉換器串行移位輸出對應像素的灰度。
CPLD控制A/D轉換器的輸出選通OE信號,使A/D轉換器可以輸出轉換后的數(shù)據(jù),同時,CPLD產生數(shù)據(jù)的存儲地址AD[0..16]和寫信號WR,將A/D轉換器的數(shù)字圖像數(shù)據(jù)存儲在相應的存儲
接觸式圖像傳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是繼CCD之后于20世紀90年代研究和開發(fā)的一種新型光電耦合器件[1]。它將光電傳感陣列、LED光源陣列、柱狀透鏡陣列、移位寄存器和模擬開關等集成在一個條狀方形盒內,其工作原理與CCD較為相似,但與CCD相比,CIS具有體積小、價格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等優(yōu)點,目前在傳真機、掃描儀及條碼解碼器等領域可完全取代CCD圖像傳感器。
本文介紹一種基于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使用接觸式圖像傳感器實現(xiàn)的圖像采集系統(tǒng)。
1 系統(tǒng)概述
圖像采集模塊的框圖如圖1所示,CIS圖像傳感器在CPL的控制下,將每一個像素的灰度值以模擬電壓值的形式通過串行移位方式傳輸出來,某個像素的電信號再經過差動放大器電路進行信號調理后,由A/D轉換器將模擬電壓轉換數(shù)字量,通過總線的切換實現(xiàn)雙存儲區(qū)輪換工作,然后在CPLD的控制下,將轉換后的數(shù)字信號暫存在存儲器RAM中。
CPLD是系統(tǒng)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CIS圖像傳感器的時序驅動、A/D轉換器的控制、總線切換的控制、地址的產生,數(shù)據(jù)的存儲以及與DSP處理器的協(xié)調。
總線切換是采集的關鍵部分,實現(xiàn)了圖像數(shù)據(jù)存儲的兩幀輪換結構[2]。當CPLD向存儲器RAM1寫一幀圖像時,DSP向存儲器RAM2讀取另一幀圖像,當存儲器RAM1寫滿且存儲器RAM2讀完時,由CPLD控制讀寫總線相互切換,由CPLD繼續(xù)向存儲器RAM2寫下一幀圖像,DSP向存儲器RAM1讀取前一幀圖像,采用這種兩幀輪換的設計方法使得采集和處理可以同時進行,提高了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的效率。
2 硬件構成
2.1 CIS接觸式圖像傳感器
在本文的應用中,接觸式圖像傳感器的有效掃描寬度為216mm。其光電檢測單元及柱狀透鏡分別對應的排成線陣,共有1728個傳感單元、能夠以紅、綠及紅外三種光源對圖像進行掃描,時鐘頻率為4M赫茲,型號為C2R2166289。
2.2 A/D轉換器
TLC5510是美國TI公司生產的高速模數(shù)轉換器件[3],它是一種采用CMOS工藝制造的8位高阻抗并行A/D芯片,最大采樣可達20Msps。由于TLC5510不僅具有高速的A/D轉換功能,而且?guī)в袃炔坎蓸颖3蛛娐,因此大大簡化了外圍電路的設計,由于其內部帶有標準分壓電阻,從而可以從+5V的供電電源中獲得2V滿刻度的基準電壓。
2.3 CPLD及DSP處理器
CPLD芯片選用ALtera公司的MAX7000S系列器件EPM7128SLC84,此芯片可以通過JTAG在線編程,由128個邏輯宏單元和2500個可用邏輯門。在MAX+PLUSⅡ軟件中,使用高級硬件描述語言編程將設計好的硬件邏輯下載到芯片中,使得對硬件的設計如同軟件設計一樣方便快捷。
緩沖存儲器由2片IS61C1024芯片構成,IS61C1024是8位128KB的高速CMOS靜態(tài)RAM,最小存儲時間為12ns,能夠滿足高速數(shù)據(jù)讀寫的要求,同時也適合大容量圖像數(shù)據(jù)的暫存。
DSP芯片采用TI公司的TMS320C5402芯片,采用改進的哈佛結構,具有低功耗、高速實時信號處理的特點。
3 CPLD硬件邏輯功能的設計
CPLD是圖像采集的核心部分,它直接控制CIS圖像傳感器和A/D轉換器,完成數(shù)字圖像數(shù)據(jù)采集、轉換和存儲,以及與DSP處理器的握手協(xié)調。
CPLD模塊總體功能的設計原理如圖2所示,CPLD產生CIS圖像傳感器的時鐘信號CLK(4M赫茲),選通信號輸入SI,紅色光源選通LEDr,綠色光源選通信號LEDg,紅外光源選通LEDir。當CPLD控制這幾個信號產生相應時序時,CIS傳感器通過模擬信號輸出引腳SIG向A/D轉換器串行移位輸出對應像素的灰度。
CPLD控制A/D轉換器的輸出選通OE信號,使A/D轉換器可以輸出轉換后的數(shù)據(jù),同時,CPLD產生數(shù)據(jù)的存儲地址AD[0..16]和寫信號WR,將A/D轉換器的數(shù)字圖像數(shù)據(jù)存儲在相應的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