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的名詞解釋
發(fā)布時間:2007/8/15 0:00:00 訪問次數(shù):531
一、額定功率
對功放來說,額定功率一般指能夠連續(xù)輸出的有效值(RMS)功率;對音箱來說,額定功率通稱指音箱能夠長期承受這一數(shù)值的功率而不致?lián)p壞,這不意味著一定需要這么大功率的功放才推得動,音箱的驅動難易主要由其靈敏度和阻抗特性來決定。也不意味著不能配輸出功率大于音箱額定功率的功放。正如開汽車一樣,駕駛300公里時速的跑車不等于就會發(fā)生車禍,你可以不開那么快。同樣,只要音量不盲目加大,大功率功放一樣可以配小功率音箱。
二、峰值音樂輸出功率(PMPO)
以音樂信號瞬間能達到的峰值電壓來計算的輸出功率,其商業(yè)意義大于實際作用。
三、失真
分為諧波失真、互調失真和瞬態(tài)失真三種。
我們通常所說的失真是諧波失真,指在聲音回放的過程中,增加了原信號沒有的高次諧波成分而導致的失真。
真正影響到音箱品質的是瞬態(tài)失真,瞬態(tài)失真是出為揚聲器具有一定的慣性質量存在,盆體的震動無法跟上瞬間變化的電信號的震動,而導致的原信號與回放音色之間存在的差異。這個概念不太容易理解,我們只需要記住,普通多媒體音箱的失真度應小于0.5%,低音炮的失真度小于5%就可以了。
四、諧波失真
由于放大器不夠理想,輸出的信號除了包含放大了的輸入成分之外,還新添了一些原信號的2倍、3倍、4倍……甚至更高倍的頻率成分(諧波), 致使輸出波形走樣。這種因諧波引起的失真叫做諧波失真。
五、諧波失真(harmonic distortion)
指原有頻率的各種倍頻的有害干擾。放大1kHz正弦波時將會產生2kHz的二次諧波和3kHz的三次諧波以及許多更高次的諧波。
六、互調失真(IMD)
互調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系指由放大器所引入的一種輸入信號的和及差的失真。例如,在給放大器輸入頻率為1kHz和5kHz的混合信號后,便會產生6kHz(1kHz和5kHz之和)及4kHz(1kHz和5kHz之差)的互調失真成份。
七、音染
音樂自然中性的對立面,即聲音染上了節(jié)目本身沒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對著一個罐子講話得到的那種聲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號中多出了(或者是減少了)某些成分,這顯然是一種失真。
八、聲壓
表示聲音強弱的物理量。
九、靈敏度
衡量音箱效率的一個指標,它與音箱的音質音色無關。
普通音箱的靈敏度一般在85~90dB(分貝)之間,高檔音箱則在l00dB以上。
靈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為代價的,所以作為高保真音箱來講,要保證音色的還原程度與再現(xiàn)能力就必須降低一些對靈敏度的要求。所以說我們不能認為靈敏度高的音箱音質一定不好,而低靈敏度的音箱一定就好。
十、動態(tài)范圍
信號最強的部分與最微弱部分之間的電平差。對器材來說,動態(tài)范圍表示這件器材對強弱信號的兼顧處理能力。
十一、頻率響應
簡稱頻響,衡量一件器材對高、中、低各頻段信號均勻再現(xiàn)的能力,指最低有效回放頻率與最高有效回放頻率之間的范圍。對器材頻響的要求有兩方面,一是范圍盡量寬,即能夠重播的頻率下限盡量低,上限盡量高;二是頻率范圍內各點的響應盡量平坦,避免出現(xiàn)過大的波動。
十二、瞬態(tài)響應
器材對音樂中突發(fā)信號的跟隨能力。瞬態(tài)響應好的器材應當是信號一來就立即響應,信號一停就嘎然而止,決不拖泥帶水。
十三、信噪比(S/N)
又稱為訊噪比,即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電壓與同時輸出的噪聲電壓的比,常常用分貝數(shù)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一般來說,信噪比越大,說明混在信號里的噪聲越小,聲音回放的音質量越高,否則相反。信噪比一般不應該低于 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應達到110dB以上。
十四、阻抗匹配
一件器材的輸出阻抗和所連接的負載阻抗之間所應滿足的某種關系,以免接上負載后對器材本身的工作狀態(tài)產生明顯的影響。對電子設備互連來說,例如信號源連放大器,前級連后級,只要后一級的輸入阻抗大于前一級的輸出阻抗5-10倍以上,就可認為阻抗匹配良好;對于放大器連接音箱來說,電子管機應選用與其輸出端標稱阻抗相等或接近的音箱,而晶體管放大器則無此限制,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
十五、阻抗(impedance)
指對電流所呈現(xiàn)的阻力
一、額定功率
對功放來說,額定功率一般指能夠連續(xù)輸出的有效值(RMS)功率;對音箱來說,額定功率通稱指音箱能夠長期承受這一數(shù)值的功率而不致?lián)p壞,這不意味著一定需要這么大功率的功放才推得動,音箱的驅動難易主要由其靈敏度和阻抗特性來決定。也不意味著不能配輸出功率大于音箱額定功率的功放。正如開汽車一樣,駕駛300公里時速的跑車不等于就會發(fā)生車禍,你可以不開那么快。同樣,只要音量不盲目加大,大功率功放一樣可以配小功率音箱。
二、峰值音樂輸出功率(PMPO)
以音樂信號瞬間能達到的峰值電壓來計算的輸出功率,其商業(yè)意義大于實際作用。
三、失真
分為諧波失真、互調失真和瞬態(tài)失真三種。
我們通常所說的失真是諧波失真,指在聲音回放的過程中,增加了原信號沒有的高次諧波成分而導致的失真。
真正影響到音箱品質的是瞬態(tài)失真,瞬態(tài)失真是出為揚聲器具有一定的慣性質量存在,盆體的震動無法跟上瞬間變化的電信號的震動,而導致的原信號與回放音色之間存在的差異。這個概念不太容易理解,我們只需要記住,普通多媒體音箱的失真度應小于0.5%,低音炮的失真度小于5%就可以了。
四、諧波失真
由于放大器不夠理想,輸出的信號除了包含放大了的輸入成分之外,還新添了一些原信號的2倍、3倍、4倍……甚至更高倍的頻率成分(諧波), 致使輸出波形走樣。這種因諧波引起的失真叫做諧波失真。
五、諧波失真(harmonic distortion)
指原有頻率的各種倍頻的有害干擾。放大1kHz正弦波時將會產生2kHz的二次諧波和3kHz的三次諧波以及許多更高次的諧波。
六、互調失真(IMD)
互調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系指由放大器所引入的一種輸入信號的和及差的失真。例如,在給放大器輸入頻率為1kHz和5kHz的混合信號后,便會產生6kHz(1kHz和5kHz之和)及4kHz(1kHz和5kHz之差)的互調失真成份。
七、音染
音樂自然中性的對立面,即聲音染上了節(jié)目本身沒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對著一個罐子講話得到的那種聲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號中多出了(或者是減少了)某些成分,這顯然是一種失真。
八、聲壓
表示聲音強弱的物理量。
九、靈敏度
衡量音箱效率的一個指標,它與音箱的音質音色無關。
普通音箱的靈敏度一般在85~90dB(分貝)之間,高檔音箱則在l00dB以上。
靈敏度的提高是以增加失真度為代價的,所以作為高保真音箱來講,要保證音色的還原程度與再現(xiàn)能力就必須降低一些對靈敏度的要求。所以說我們不能認為靈敏度高的音箱音質一定不好,而低靈敏度的音箱一定就好。
十、動態(tài)范圍
信號最強的部分與最微弱部分之間的電平差。對器材來說,動態(tài)范圍表示這件器材對強弱信號的兼顧處理能力。
十一、頻率響應
簡稱頻響,衡量一件器材對高、中、低各頻段信號均勻再現(xiàn)的能力,指最低有效回放頻率與最高有效回放頻率之間的范圍。對器材頻響的要求有兩方面,一是范圍盡量寬,即能夠重播的頻率下限盡量低,上限盡量高;二是頻率范圍內各點的響應盡量平坦,避免出現(xiàn)過大的波動。
十二、瞬態(tài)響應
器材對音樂中突發(fā)信號的跟隨能力。瞬態(tài)響應好的器材應當是信號一來就立即響應,信號一停就嘎然而止,決不拖泥帶水。
十三、信噪比(S/N)
又稱為訊噪比,即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電壓與同時輸出的噪聲電壓的比,常常用分貝數(shù)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一般來說,信噪比越大,說明混在信號里的噪聲越小,聲音回放的音質量越高,否則相反。信噪比一般不應該低于 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應達到110dB以上。
十四、阻抗匹配
一件器材的輸出阻抗和所連接的負載阻抗之間所應滿足的某種關系,以免接上負載后對器材本身的工作狀態(tài)產生明顯的影響。對電子設備互連來說,例如信號源連放大器,前級連后級,只要后一級的輸入阻抗大于前一級的輸出阻抗5-10倍以上,就可認為阻抗匹配良好;對于放大器連接音箱來說,電子管機應選用與其輸出端標稱阻抗相等或接近的音箱,而晶體管放大器則無此限制,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
十五、阻抗(impedance)
指對電流所呈現(xiàn)的阻力
上一篇:音響師、調音師如何面對各設備
上一篇:音箱技術指標素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