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電子管均為玻璃外殼
發(fā)布時間:2013/11/28 21:51:12 訪問次數(shù):1011
常見電子管均為玻璃外殼,IDT7005L35G且多數(shù)是小型全玻璃外殼管,如圖4 (a)所示。由于其外形特征與其他元器件有著明顯的差別,所以一般不需要查看型號和檢測,使用者一眼就可以確認出電子管的身份。
電子管的外殼上均標出了廠家銘牌、型號、生產(chǎn)日期等,如圖4 (b)所示,這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電子管各電極的引線大多是通過管腳引出來的(也有少數(shù)電極是從管頂引出),隨著電子管電極數(shù)的增加,其管腳數(shù)也相應(yīng)地蹭加。常見的電子管管腳數(shù)有4、5、6、7、8、9、11、12、14、20、25等。最少的為3個腳,但因3個腳的管腳在使用中不方便,所以都用4腳來代替,其中一個腳空著不用,如圖4 (c)左上所示。具有5、6個腳的管子一般都是舊式電子管。最常見的電子管多為7腳8腳和9腳。7腳管是小型花生式管子,它的管腳位置是按8個腳等分,而空出一個腳位不作管腳,以防止錯接,如圖4(c)右上所示。8腳式管子的8個腳是等距的,為防止插錯位置,在中心增設(shè)了~個“管鑰” (即定位插腳).其樣式如圖4 (c)左下所示。9腳管是小型電子管,它的9個腳設(shè)在10個平均等距位置中的9個位置上,其中一個位置空著沒有管腳,如圖4 (c)右下所示。所有電子管管腳的編號是將電子管反轉(zhuǎn)過來,管腳朝上,從最大缺口(小型管)或“管鑰”凸起部分(八腳管)開始,依次順時針排序為I、2、3、4……的。這種管腳排序方法,跟集成電路完全一致。
由于常用電子管幾乎全部采用了玻璃管外殼,所以透過玻璃殼可以看到里面的主要結(jié)構(gòu)件——燈絲、柵極、屏極等,如圖4 (d)所示。并且通過仔細觀
察柵極和屏極數(shù)目,可確定出管子是二極管、雙二極管、三極管、雙三極管、
四極管、五極菅,還是束射四極管等。通過“追根尋源”,細查內(nèi)部各電極引
線,可以區(qū)分出相通的各管腳,這對于識別標識已模糊不清的電子管是行之有
效的好辦法。
常見電子管均為玻璃外殼,IDT7005L35G且多數(shù)是小型全玻璃外殼管,如圖4 (a)所示。由于其外形特征與其他元器件有著明顯的差別,所以一般不需要查看型號和檢測,使用者一眼就可以確認出電子管的身份。
電子管的外殼上均標出了廠家銘牌、型號、生產(chǎn)日期等,如圖4 (b)所示,這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電子管各電極的引線大多是通過管腳引出來的(也有少數(shù)電極是從管頂引出),隨著電子管電極數(shù)的增加,其管腳數(shù)也相應(yīng)地蹭加。常見的電子管管腳數(shù)有4、5、6、7、8、9、11、12、14、20、25等。最少的為3個腳,但因3個腳的管腳在使用中不方便,所以都用4腳來代替,其中一個腳空著不用,如圖4 (c)左上所示。具有5、6個腳的管子一般都是舊式電子管。最常見的電子管多為7腳8腳和9腳。7腳管是小型花生式管子,它的管腳位置是按8個腳等分,而空出一個腳位不作管腳,以防止錯接,如圖4(c)右上所示。8腳式管子的8個腳是等距的,為防止插錯位置,在中心增設(shè)了~個“管鑰” (即定位插腳).其樣式如圖4 (c)左下所示。9腳管是小型電子管,它的9個腳設(shè)在10個平均等距位置中的9個位置上,其中一個位置空著沒有管腳,如圖4 (c)右下所示。所有電子管管腳的編號是將電子管反轉(zhuǎn)過來,管腳朝上,從最大缺口(小型管)或“管鑰”凸起部分(八腳管)開始,依次順時針排序為I、2、3、4……的。這種管腳排序方法,跟集成電路完全一致。
由于常用電子管幾乎全部采用了玻璃管外殼,所以透過玻璃殼可以看到里面的主要結(jié)構(gòu)件——燈絲、柵極、屏極等,如圖4 (d)所示。并且通過仔細觀
察柵極和屏極數(shù)目,可確定出管子是二極管、雙二極管、三極管、雙三極管、
四極管、五極菅,還是束射四極管等。通過“追根尋源”,細查內(nèi)部各電極引
線,可以區(qū)分出相通的各管腳,這對于識別標識已模糊不清的電子管是行之有
效的好辦法。
上一篇:以字母開頭的型號命名
上一篇:舵機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