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望近鏡
發(fā)布時間:2013/11/9 19:18:51 訪問次數(shù):2169
為了解決大而厚的物鏡帶來的嚴重色散問題,AM26LS32ACDR牛頓先生使用反射鏡作為物鏡,其原理如圖5所示。
一個拋物面的反射鏡就像一塊凸透鏡一樣,可以把平行光匯聚到一個焦點上。在這些匯聚的光線到達焦點之前,用一塊小平面鏡把它們反射到望遠鏡一側的目鏡上,以供觀察。類比圖3我們知道,這架反射式望遠鏡的放大倍數(shù)。由于厚重的物鏡被一塊反射鏡代替,光線無需透過厚厚的玻璃,所以色散就被完全消除透鏡的焦距就不是一個固定值了,而變成了(目鏡由于尺寸小,再加上組合透鏡也可以消除色散問題)。有讀者可能會覺得那塊小反射鏡有點礙事,它不會擋住一些光呢?確實,它會擋住了一砦入射光,但是由于色散問題消除,物鏡可以做得非常大,反射鏡帶來的小小損失就微不足道了。
繼承牛頓式望遠鏡的思想,人們脫離了大望遠鏡需要厚透鏡的束縛,開始建造越來越強大的反射式望遠鏡。但是隨著望遠鏡越來越高(有些高達10m),人們要專門建造一座活動的塔樓才能爬到目鏡附近進行觀測,不是非常方便。后來人們對牛頓式的望遠鏡加以改造,演化出各種形式的反射式望遠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塞格林式(見圖6)。它的物鏡底部開有一個小洞,小反射鏡將物鏡反射過來的光線“折疊”回去,透過小洞進入目鏡(圖中沒有畫出)。這樣的設計,使得觀察者在使用巨大的望遠鏡時,只需要在望遠鏡底部,也就是地面上進行觀測,而無需爬到幾米高處使用側面的目鏡。注意,圖5中的小反射鏡是一塊普通的平面鏡,而圖6中的小反射鏡是一塊凸出的反射鏡(表面是雙曲面)。這是因為我們要讓光線匯聚到物鏡的背后,如果使用平面鏡,光線將匯聚在物鏡的前面(圖6中的紅色圓點處),所以我們需要凸出的鏡面。這樣也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望遠鏡的等效物鏡焦距變長了,因為從圖6可以看出,平行的入射光經(jīng)過了更遠的距離才匯聚。根據(jù)我們開始推導的望遠鏡放大倍數(shù)公式,更長的物鏡焦距財于同樣的目鏡而言,意味著更大的放大倍數(shù)。
為了解決大而厚的物鏡帶來的嚴重色散問題,AM26LS32ACDR牛頓先生使用反射鏡作為物鏡,其原理如圖5所示。
一個拋物面的反射鏡就像一塊凸透鏡一樣,可以把平行光匯聚到一個焦點上。在這些匯聚的光線到達焦點之前,用一塊小平面鏡把它們反射到望遠鏡一側的目鏡上,以供觀察。類比圖3我們知道,這架反射式望遠鏡的放大倍數(shù)。由于厚重的物鏡被一塊反射鏡代替,光線無需透過厚厚的玻璃,所以色散就被完全消除透鏡的焦距就不是一個固定值了,而變成了(目鏡由于尺寸小,再加上組合透鏡也可以消除色散問題)。有讀者可能會覺得那塊小反射鏡有點礙事,它不會擋住一些光呢?確實,它會擋住了一砦入射光,但是由于色散問題消除,物鏡可以做得非常大,反射鏡帶來的小小損失就微不足道了。
繼承牛頓式望遠鏡的思想,人們脫離了大望遠鏡需要厚透鏡的束縛,開始建造越來越強大的反射式望遠鏡。但是隨著望遠鏡越來越高(有些高達10m),人們要專門建造一座活動的塔樓才能爬到目鏡附近進行觀測,不是非常方便。后來人們對牛頓式的望遠鏡加以改造,演化出各種形式的反射式望遠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塞格林式(見圖6)。它的物鏡底部開有一個小洞,小反射鏡將物鏡反射過來的光線“折疊”回去,透過小洞進入目鏡(圖中沒有畫出)。這樣的設計,使得觀察者在使用巨大的望遠鏡時,只需要在望遠鏡底部,也就是地面上進行觀測,而無需爬到幾米高處使用側面的目鏡。注意,圖5中的小反射鏡是一塊普通的平面鏡,而圖6中的小反射鏡是一塊凸出的反射鏡(表面是雙曲面)。這是因為我們要讓光線匯聚到物鏡的背后,如果使用平面鏡,光線將匯聚在物鏡的前面(圖6中的紅色圓點處),所以我們需要凸出的鏡面。這樣也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望遠鏡的等效物鏡焦距變長了,因為從圖6可以看出,平行的入射光經(jīng)過了更遠的距離才匯聚。根據(jù)我們開始推導的望遠鏡放大倍數(shù)公式,更長的物鏡焦距財于同樣的目鏡而言,意味著更大的放大倍數(shù)。
上一篇:開普勒望遠鏡原理
上一篇:現(xiàn)代光學望遠鏡制造
熱門點擊
- 面包板插接的技巧
- 電子電流與空穴電流
- 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
- 通過光學振鏡掃描產(chǎn)生的激光投影畫面
- 漏極( drain) 場效應管的三個電極之一
- 負載電流(load current)
- 數(shù)字式萬用表的工作原理
- 反射式望近鏡
- 反饋的分類
-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調(diào)試
推薦技術資料
- 循線機器人是機器人入門和
- 循線機器人是機器人入門和比賽最常用的控制方式,E48S...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