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層未固化
發(fā)布時間:2014/5/22 21:30:37 訪問次數:565
缺陷——1、2、3級(見圖17-10~圖17-15)
圖17-10涂覆層未固化(表現出黏性)
●涂覆層進入連接LM4040A41IDBZT器插孔。
●涂覆層進入連接配合表面。
●涂覆層未固化(表現出黏性)。
●需要涂覆層的區(qū)域未涂覆。
●需要涂覆層的區(qū)域涂覆層缺失。
●相鄰導體或焊盤的跨接處由于出現黏附力喪失(粉粒狀)、空洞或氣泡、半潤濕、裂紋、波紋、魚眼或橘皮剝落,使焊盤或相鄰導體表面橋連,暴露出電路或影響元件、焊盤或導體表面之間的最小電隙。
●變色或透明度喪失。
圖17-11 需要涂覆層的區(qū)域未涂覆 圖17-12空洞或氣泡
圖17-13橘皮狀 圖17-14粉粒狀 圖17-15魚眼
缺陷——1、2、3級(見圖17-10~圖17-15)
圖17-10涂覆層未固化(表現出黏性)
●涂覆層進入連接LM4040A41IDBZT器插孔。
●涂覆層進入連接配合表面。
●涂覆層未固化(表現出黏性)。
●需要涂覆層的區(qū)域未涂覆。
●需要涂覆層的區(qū)域涂覆層缺失。
●相鄰導體或焊盤的跨接處由于出現黏附力喪失(粉粒狀)、空洞或氣泡、半潤濕、裂紋、波紋、魚眼或橘皮剝落,使焊盤或相鄰導體表面橋連,暴露出電路或影響元件、焊盤或導體表面之間的最小電隙。
●變色或透明度喪失。
圖17-11 需要涂覆層的區(qū)域未涂覆 圖17-12空洞或氣泡
圖17-13橘皮狀 圖17-14粉粒狀 圖17-15魚眼
上一篇:敷形涂覆層的厚度